我要投稿 | 關于我們

標題 全文

首頁 > 要聞

趙濤:讓教育種子在離天空最近的地方扎根生花

作者:王 瓊 發(fā)布時間:2025-08-27 來源: 江蘇教育報

深夜推門聽課、雪域學案攻堅……揚州中學教育集團樹人學校校長、揚州市朱自清中學黨委書記趙濤——

讓教育種子在離天空最近的地方扎根生花

  ■本報記者 王瓊

  2024年9月,當趙濤站在“江蘇教師年度人物”的領獎臺上時,距離他揮別雪域高原已4年有余。然而西藏拉薩江蘇實驗中學的師生們不曾忘記,這位曾跨越4000公里山河,用江蘇教育智慧點亮高原課堂的“阿爸校長”。他用4年堅守,在這所坐落于世界屋脊的學校屢屢創(chuàng)下奇跡。

  2016年7月,時任揚州教育學院附屬中學(2020年更名為揚州市朱自清中學)副校長的趙濤,響應江蘇省援藏號召,跨越4000公里到拉薩江蘇實驗中學擔任教研室主任。剛抵達海拔3650米的拉薩,高原便給了他殘酷的“見面禮”,劇烈頭痛伴著窒息般的胸悶,血壓計顯示著驚人的160/110。連續(xù)三天的鼻血浸透紙巾,夜里輾轉反側無法入眠。“每天多吸氧,總能扛過去!”面對同事的關切,趙濤的回答透著從容。辦公室角落的氧氣瓶見證了他的堅持——白天掛著氧氣管埋頭工作,深夜抱著氧氣袋研究校情,時年38歲的揚州漢子用信念對抗著高原的嚴酷。這段“掛氧奮戰(zhàn)”的日子,成為他援藏征途中的第一枚勛章。

  彼時的拉薩江蘇實驗中學作為全國首批“組團式”援藏學校,正面臨發(fā)展瓶頸。趙濤白天深入課堂聽課,夜間伏案研究校情,他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制約學校發(fā)展的關鍵問題。“江蘇經驗不能簡單復制,必須找到融合之道。”趙濤的教研室燈火徹夜長明。

  改革迫在眉睫,但如何讓江蘇經驗落地生根?“援藏終有期,改革是第一步,關鍵是要為當?shù)亟逃聵I(yè)留些東西。”趙濤說。

  趙濤充分利用“組團式”援藏的優(yōu)勢,大膽嘗試。他開始系統(tǒng)引入江蘇教育經驗,創(chuàng)新實施“校長點課”制度,在不提前通知教師的情況下隨機推門聽課、現(xiàn)場精準評課,打破教學壁壘;開設“蘇中講壇”邀請江蘇名師赴藏授課,4年累計培訓當?shù)亟處?500多人次。最艱巨的任務是編寫本土化導學案,趙濤帶領團隊駐扎學校,成功編寫40多冊各學科導學案,并舉辦5期“學案導學高效課堂”全市公開教研活動,開創(chuàng)了拉薩市系統(tǒng)性教研活動的先河。這些舉措使當?shù)亟處煹恼n堂教學質量顯著提升,學生適應能力明顯增強。

  2018年援藏期滿之際,一篇特殊的周記讓趙濤紅了眼眶。“阿爸,我一定會努力學習考上大學,將來報答父母和您!”學生白瑪?shù)聭c的真情告白,道出了藏族學子的心聲。來自日喀則的巴桑吉拉是趙濤的結對學生,他定期找她談話,送去慰問金和生活用品,讓離家求學的孩子感受到家庭溫暖。在趙濤眼里,“很多孩子家庭困難,父母忙于生計,在他們最難的時候,我們這些老師給予一些力所能及的關愛,會讓孩子受益一生。”

  盡管援藏任期已滿,趙濤卻毅然選擇留下。2018年,他升任拉薩江蘇實驗中學副校長,肩負起全校最具挑戰(zhàn)的管理重任——分管德育、團委、宿管中心、醫(yī)務室及初中年級部。面對一所擁有近3000名住校生的全寄宿制學校,這些部門工作繁重復雜,看到部分學生在行為習慣和學習基礎上的薄弱現(xiàn)狀,趙濤深感肩頭責任如山。他果斷將江蘇先進的學生管理經驗與西藏本地特色相融合,又一次推進變革,通過梳理部門職責、明確分工、訂立規(guī)章等措施,有效提升管理效率。同時選優(yōu)配強班主任隊伍,嚴格宿舍管理制度,狠抓學生日常行為規(guī)范,促其養(yǎng)成良好習慣。

  自接手新職,趙濤便以身作則。他每天清晨六點半準時到校,深夜十一點巡視完學生宿舍確保學生就寢后才離開。由于住處離學校尚有一段距離,他必須凌晨五點就披星而起,子夜過后才能戴月歸來。“朝五晚十二”成為他日復一日固定不變的作息。在趙濤和團隊的努力下,拉薩江蘇實驗中學2019年中高考取得了亮眼的成績,成為拉薩老百姓心目中“家門口的內地西藏班”。

  2020年,完成4年援藏的趙濤回到揚州任朱自清中學黨委書記,又將高原經驗注入新校建設。他提出了“至誠有格創(chuàng)三品,賡續(xù)前行揚自清”的口號,力求創(chuàng)建“品質”學校,打造“品味”教師,培育“品格”學生。今年7月,趙濤被任命為揚州中學教育集團樹人學校校長,同時繼續(xù)兼任朱自清中學黨委書記。他說,教育是和合共生、開放包容的,也是與時俱進、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的。“我愿意在基礎教育這片沃土上,孜孜不倦,做有深度的課堂,做有溫度的教學。”

  趙濤的雪域情緣從未割斷。2022年高考首日,他視頻連線拉薩江蘇實驗中學教師蔡亞初,請她轉告考生:“旗開得勝,馬到成功!”從長江之濱到雅江之源,趙濤用4年堅守詮釋了何為“教育援藏”:它不僅是學生成績單上的數(shù)字躍升,而且是用心靈喚醒心靈,用智慧啟迪未來,讓教育的種子在離天空最近的地方扎根生花。

責任編輯:陳路

趙濤:讓教育種子在離天空最近的地方扎根生花
發(fā)布時間:2025-08-27   
來       源:江蘇教育報  
作       者:王 瓊

深夜推門聽課、雪域學案攻堅……揚州中學教育集團樹人學校校長、揚州市朱自清中學黨委書記趙濤——

讓教育種子在離天空最近的地方扎根生花

  ■本報記者 王瓊

  2024年9月,當趙濤站在“江蘇教師年度人物”的領獎臺上時,距離他揮別雪域高原已4年有余。然而西藏拉薩江蘇實驗中學的師生們不曾忘記,這位曾跨越4000公里山河,用江蘇教育智慧點亮高原課堂的“阿爸校長”。他用4年堅守,在這所坐落于世界屋脊的學校屢屢創(chuàng)下奇跡。

  2016年7月,時任揚州教育學院附屬中學(2020年更名為揚州市朱自清中學)副校長的趙濤,響應江蘇省援藏號召,跨越4000公里到拉薩江蘇實驗中學擔任教研室主任。剛抵達海拔3650米的拉薩,高原便給了他殘酷的“見面禮”,劇烈頭痛伴著窒息般的胸悶,血壓計顯示著驚人的160/110。連續(xù)三天的鼻血浸透紙巾,夜里輾轉反側無法入眠。“每天多吸氧,總能扛過去!”面對同事的關切,趙濤的回答透著從容。辦公室角落的氧氣瓶見證了他的堅持——白天掛著氧氣管埋頭工作,深夜抱著氧氣袋研究校情,時年38歲的揚州漢子用信念對抗著高原的嚴酷。這段“掛氧奮戰(zhàn)”的日子,成為他援藏征途中的第一枚勛章。

  彼時的拉薩江蘇實驗中學作為全國首批“組團式”援藏學校,正面臨發(fā)展瓶頸。趙濤白天深入課堂聽課,夜間伏案研究校情,他的筆記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制約學校發(fā)展的關鍵問題。“江蘇經驗不能簡單復制,必須找到融合之道。”趙濤的教研室燈火徹夜長明。

  改革迫在眉睫,但如何讓江蘇經驗落地生根?“援藏終有期,改革是第一步,關鍵是要為當?shù)亟逃聵I(yè)留些東西。”趙濤說。

  趙濤充分利用“組團式”援藏的優(yōu)勢,大膽嘗試。他開始系統(tǒng)引入江蘇教育經驗,創(chuàng)新實施“校長點課”制度,在不提前通知教師的情況下隨機推門聽課、現(xiàn)場精準評課,打破教學壁壘;開設“蘇中講壇”邀請江蘇名師赴藏授課,4年累計培訓當?shù)亟處?500多人次。最艱巨的任務是編寫本土化導學案,趙濤帶領團隊駐扎學校,成功編寫40多冊各學科導學案,并舉辦5期“學案導學高效課堂”全市公開教研活動,開創(chuàng)了拉薩市系統(tǒng)性教研活動的先河。這些舉措使當?shù)亟處煹恼n堂教學質量顯著提升,學生適應能力明顯增強。

  2018年援藏期滿之際,一篇特殊的周記讓趙濤紅了眼眶。“阿爸,我一定會努力學習考上大學,將來報答父母和您!”學生白瑪?shù)聭c的真情告白,道出了藏族學子的心聲。來自日喀則的巴桑吉拉是趙濤的結對學生,他定期找她談話,送去慰問金和生活用品,讓離家求學的孩子感受到家庭溫暖。在趙濤眼里,“很多孩子家庭困難,父母忙于生計,在他們最難的時候,我們這些老師給予一些力所能及的關愛,會讓孩子受益一生。”

  盡管援藏任期已滿,趙濤卻毅然選擇留下。2018年,他升任拉薩江蘇實驗中學副校長,肩負起全校最具挑戰(zhàn)的管理重任——分管德育、團委、宿管中心、醫(yī)務室及初中年級部。面對一所擁有近3000名住校生的全寄宿制學校,這些部門工作繁重復雜,看到部分學生在行為習慣和學習基礎上的薄弱現(xiàn)狀,趙濤深感肩頭責任如山。他果斷將江蘇先進的學生管理經驗與西藏本地特色相融合,又一次推進變革,通過梳理部門職責、明確分工、訂立規(guī)章等措施,有效提升管理效率。同時選優(yōu)配強班主任隊伍,嚴格宿舍管理制度,狠抓學生日常行為規(guī)范,促其養(yǎng)成良好習慣。

  自接手新職,趙濤便以身作則。他每天清晨六點半準時到校,深夜十一點巡視完學生宿舍確保學生就寢后才離開。由于住處離學校尚有一段距離,他必須凌晨五點就披星而起,子夜過后才能戴月歸來。“朝五晚十二”成為他日復一日固定不變的作息。在趙濤和團隊的努力下,拉薩江蘇實驗中學2019年中高考取得了亮眼的成績,成為拉薩老百姓心目中“家門口的內地西藏班”。

  2020年,完成4年援藏的趙濤回到揚州任朱自清中學黨委書記,又將高原經驗注入新校建設。他提出了“至誠有格創(chuàng)三品,賡續(xù)前行揚自清”的口號,力求創(chuàng)建“品質”學校,打造“品味”教師,培育“品格”學生。今年7月,趙濤被任命為揚州中學教育集團樹人學校校長,同時繼續(xù)兼任朱自清中學黨委書記。他說,教育是和合共生、開放包容的,也是與時俱進、創(chuàng)新發(fā)展的。“我愿意在基礎教育這片沃土上,孜孜不倦,做有深度的課堂,做有溫度的教學。”

  趙濤的雪域情緣從未割斷。2022年高考首日,他視頻連線拉薩江蘇實驗中學教師蔡亞初,請她轉告考生:“旗開得勝,馬到成功!”從長江之濱到雅江之源,趙濤用4年堅守詮釋了何為“教育援藏”:它不僅是學生成績單上的數(shù)字躍升,而且是用心靈喚醒心靈,用智慧啟迪未來,讓教育的種子在離天空最近的地方扎根生花。

責任編輯:陳路
德保县| 大名县| 吴桥县| 玛纳斯县| 右玉县| 阳山县| 临漳县| 长治县| 南康市| 江华| 高雄市| 手游| 克东县| 郯城县| 遂溪县| 常州市| 鄂伦春自治旗| 静宁县| 紫阳县| 关岭| 江安县| 辽源市| 金昌市| 安溪县| 当涂县| 精河县| 双峰县| 河曲县| 子长县| 淮阳县| 承德市| 新化县| 安多县| 永安市| 永寿县| 肃宁县| 喀喇沁旗| 延津县| 临朐县| 枣庄市| 正安县|